01 背 景
客戶是一家專注于金屬材料加工的高新技術企業,其業務范圍包括:汽車、航空、輪船等重要發動機關鍵零部件的研發、生產及銷售,該企業以其精鍛技術實現了壓氣機葉片的大規模量產,已成為上汽集團、航發集團、GE航空、中遠川崎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發動機優質供應商。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案例,也將由這家企業的自動化升級而展開……
02 痛 點
該企業的產品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,而其對產品的加工質量和精度也到了近乎于苛刻的程度,而隨著企業承接更多的訂單,傳統人工的生產方式越發不能滿足客戶對于品質、產量的要求。一則是現有的工人無法保證按時且高質量的完成生產任務,另外生產車間環境的復雜性讓更多的工人“望而卻步”。
此前,客戶也考慮過使用傳統工業機器人替代現有人工完成任務,而由于技術工藝的特殊性,客戶的車間需要定期的遷移設備進行車間清潔,傳統工業機器人的重量和占地空間并不具備快速移位的條件。因此,客戶開始將協作機器人納入到了考慮的范疇當中。
03 解決方案
經過多方的溝通,客戶最終選擇了與艾利特機器人合作。經過不斷的溝通對齊與現場的實地考察,艾利特建議客戶使用漸次自動化模式,循序漸進,一邊在進階的過程中加深對協作機器人應用特色的理解,一邊提升自動化團隊的應用能力。首先,在性價比較低的加工機床上下料工位開始做起,將協作機器人替代人工完成任務。而產品加工之后會有切削液殘留在工件表面,十分不易于抓取,成為了項目將要面臨的挑戰。
最終項目使用了艾利特EC612協作機器人,其1.3米的臂展可以同時滿足兩臺加工機床的上下料工作,同時可以在其范圍內盡可能的擴充托盤尺寸,以此減少人工更換托盤的頻次。且艾利特協作機器人 “應用”、“輕便”的特性,恰恰滿足了車間定期需要設備快速移位的要求,保證機器人的程序在每次拆移后可正常使用。機器人12kg的有效負載,使得末端工具的功能開發到了極致,集成了工件的抓取系統、檢測系統、壓緊系統以及氣吹系統,有效解決了切屑液殘留引起的不易抓取的痛點。
在機械臂的安裝與布置中,艾利特協作機器人憑借簡單、易用的特點再次得到了客戶的認可,協作機器人特有的拖拽示教和示教器交互編程,讓機器人的部署變得十分高效,僅1個工作日,便可將整套動作調試完畢,并且無縫銜接到生產當中。
展 望
工業4.0時代來臨,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自動化、智能化,而由于現有條件的限制,采用傳統工業機器人入駐車間替代人工并不適用于所有企業。而使用漸次自動化模式,讓協作機器人先一步入駐到生產過程當中,實現技術和商務上的風險可控,將成為企業自動化升級的大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