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早則早、能快則快!新春伊始,搶占新賽道、培育新動能的上海步伐全力加速。從中芯國際千億元投資規模的12英寸晶圓生產線,到上汽智己智能網聯汽車,再到虛擬偶像“生活體驗官”,上海正全力加速數字技術賦能實體經濟的步伐。在GDP邁過4萬億元大關之后,“新賽道”和“智造力”正為上海積聚高質量發展的新勢能。
1、趕前抓早,馬不停蹄
春節前夕,上海設立了數十億元規模的“國產汽車芯片專項基金”,突破卡脖子技術,縮短開發周期,為中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貢獻“上海智慧”;匯聚了國家級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的上海市徐匯區,提出“探索成立元宇宙創新聯盟”……
馬不停蹄的還有僅用22個月實現“從零到一”、刷新“上海智造”速度的智己汽車。今年以來,首批智己L7 Beta體驗版在全國多地的大街小巷巡游,預計2月底智己L7試駕車陸續到店,3月初將全面開啟實車試駕。
這些項目是上海發展新技術、新業態、新模式的縮影。今年的上海兩會,“強化新賽道布局和終端帶動”被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;春節后首個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《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》?!罢l能占據經濟數字化新賽道,誰就能更好掌握未來發展主動權”,成為這座經濟中心城市的共識。
當前,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特征,為制造業帶來全方位的深刻變革,不僅孕育出新業態新模式,而且賦予傳統產業價值提升新勢能。為發展、深化新模式,需要推動工業數字化、信息化,幫助制造業與新興產業有機融合。中國工博會旗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應用展/工業互聯網展持續聚焦于5G+工業互聯網、工業操作系統及軟件APP、數字化供應鏈與工業電商,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產業鏈的深度融合,推動行業企業與合作伙伴共贏,助力多邊產業貫通發展,賦能工業數字與可持續發展。智能網聯核心技術等行業領軍企業匯聚一堂,為企業搭建政府、市場交流互動的平臺,引領行業不斷發展。
2、邁過4萬億,積聚新勢能
強化新賽道布局,強化終端帶動,上海為何反復對此劃重點?
“這是上海在GDP邁過4萬億元大關、站上發展新臺階之后,對發展動能、發展質量深度思考后的戰略部署?!鄙虾I缈圃狐h委書記權衡說,新供給創造新需求,上海發力新賽道,將有力帶動經濟引擎增長。
2021年上海建成2家國家級標桿性智能工廠、5家市級標桿性智能工廠、40家市級智能工廠。其中,被業界視為衡量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標——機器人密度,上海重點產業達到383臺/萬名工人,部分企業如海立、新時達高達近1000臺/萬名工人,遠超全國246臺/萬名工人的平均水平。2022年,上海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發布機器人密度的城市。
“智造已刻進了上海發展的基因?!鄙虾J薪洕托畔⒒瘑T會智能制造推進處處長韓大東說,隨著上海以智能工廠建設推動經濟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入,土地不再是強黏性,加上專業人才、先進技術、金融生態的優勢,上海正在積聚新一輪數字驅動的“智造力”。
在智能制造領域,工業機器人領域內的協作機器人研發、制造與運用,可為眾多國內生產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提供幫助。中國工博會旗下的機器人展從機器人研發、制造與運用,開始更多的走向生活服務的領域,在產業應用場景的范圍上有進一步的延伸。在中國工博會機器人展上,能夠看到國內外最多的協作機器人云集以及新品發布。在不久的未來,協作機器人與傳統工業機器人的邊界將逐漸模糊,兩者能夠在工作領域上逐漸互補。
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說,要緊抓新賽道、新動能,持續招引布局和培育做強一批數字經濟、綠色低碳、元宇宙、智能終端等領域重大產業項目。既要著眼當前,聚焦“發熱”和壓艙石產業,又要立足長遠,聚焦“發光”和引擎產業。
人工智能的快速崛起,使得數字化、智能化之風席卷各國以及各行各業,對于制造業發展的影響也日趨凸顯。作為中國工博會旗下工業自動化展、機器人展等專業展一直是相關企業商貿采購、品牌拓展和交流學習的重要平臺。近年來,智能制造水平高低已然成為工業領域內公認的轉型升級標準,我國已經進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時期,工業領域的落地政策也積極推進,制造業紛紛踐行“低碳”承諾,為了推動“雙碳目標”的順利發展與實現,整個制造業未來的工業自動化推進進程將成為關鍵因素,上海作為我國金融中心與汽車制造、造船、冶金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、模具制造、電子信息等重要產業的聚集地,無疑是自動化企業為主要的市場之一。中國工博會則為他們提供了濃縮的舞臺,在展會中即可接觸到最為前沿的業內動態,獲取更多機遇。